观察:当我们谈论消费金融服务向ToB集中时 B端到底指什么

观察:当我们谈论消费金融服务向ToB集中时 B端到底指什么

去年初至今,在行业严监管和业务洗牌等多重冲击之下,在外界看来,不少互金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空间已陷入逼仄,然而,近期公示的年报、季报数据显示的情况则不然。近来多家互金中概股、已上市第三方支付机构财报显示,其面向企业端的综合金融服务的业务收入保持了高增长,成为拉动总营收的主力。

但是,当人们都在谈论互金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向B端(企业服务端)集中的时候,ToB的“B”到底指的是什么,是很多人未曾深究而很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的。这对我们理解顶层风险设计初衷,透视围绕消费大金融(零售商家的综合金融服务和消费信贷等)当前如何去转型,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

从最初的源头来看,互金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设兴起,都是满足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服务需求。比如网贷平台的信息中介和信贷撮合,服务散户理财和小微企业个体户的融资诉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是随着网购电商、差旅票务等高频小额交易场景日益增多,为了交易更便捷可靠,而获批成立至数百家。

这些机构从出现到繁荣到部分平台野蛮生长,随后是近年大家看到的严监管。2017年底至今,各类伪P2P、违规自融等恶性平台被清出,整个互金行业迎来洗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经历了断直连、并自今年1月14日起备付金开始100%集中存管,这不仅是带来其银行通道成本上涨,对于不少中小支付机构来说更是被切掉了营收中的大块蛋糕。

不过,“难熬”的2018年收官财报显示,他们在ToB里开拓了新空间。互金平台中比如拍拍贷、乐信等网贷平台,51信用卡、维信金科等信用卡代偿平台,都通过其用户数据、运营等金融科技输出给B端,即与机构及机构资金合作。这样一来,互金机构给银行等机构填补了空白用户群,用户凭资质获得消费信贷。

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聚焦B端的模式里,B指的是商超零售、物流、差旅等各个垂直行业的庞大小微商户。去年在港上市的汇付天下2018年收入构成中,支付业务贡献超过97%的营收,支付服务交易量增长背后是服务商户数的增加,从2017年的580万家上升到去年约830万家、行业客户数量由5,700家增加至8,700家。

而且,支付机构围绕垂直行业的各个支付环节提供综合方案也非常普遍,记者了解到位于上海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宝付在物流行业开拓B2B2C模式,打造“智慧物流钱包”,就打通物流车、无车承运平台,司机,后端的加油站、ETC、保险机构等消费场景方;去年11月上线以来,合作商家已近百、C端注册数突破50万、日均交易量近1亿。

所以,可以说,围绕消费大金融提供服务的这些机构们业务向ToB集中,也是一场回归。

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例,初始定位是商户和用户之间支付处理及结算的中间方。当前在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银联在C端地位难以撼动的情况下,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聚焦B端小微商户,比如易宝支付的航空差旅、合利宝智能交通、连连支付的跨境电商场景特色。而B端支付存在通用产品难以大规模复制的困难,没有基础或资源禀赋的话,短期内想要迅速打开市场很难,支付机构一旦在B端的某个行业深入进入,企业竞争壁垒自然产生,就能通过差异化获取更高水平的利润。

相关数据

汤圆需要煮多长时间才能熟
L姓小鲜肉鹿晗为什么戴婚戒真的结婚生子了?鹿晗老婆是谁资料照片
揭秘苹果树成长周期:从种植到结果需几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