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仅排第三?细数《命令与征服》系列排名

《红色警戒》仅排第三?细数《命令与征服》系列排名

7.《命令与征服3:泰伯利亚战争》(2007年)

迄今为止我们讨论了两款在某些方面让我这个《命令与征服》的粉丝感觉不爽的游戏,以及一个勉强可以算是作品的游戏。然后就是《命令与征服3》,这款游戏既不能说是不好,但也算不上好。

游戏设定在黑暗的、泰伯利亚太阳末日的情境中,《命令与征服3》的设定是可靠的,而SAGE引擎在展现其荒凉灰暗的地形方面是做得不错的。游戏中的单位就像是你预期的那样,有机枪兵、火箭兵、装甲运兵车、中型和重型坦克等等。你需要建设基地,收获泰矿,并将它们扔到敌方的单位。游戏的战争场景充满了动画,Michael Ironside, Grace Park和Tricia Helfer会给你建议,而Billy Dee Williams会发疯并冲你喊叫来发射末日炮弹。这无疑是一款《命令与征服》游戏。

然而,这是个容易被人遗忘的游戏。在游戏引擎、情节设计和设置方面,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在《命令与征服2:泰伯利亚之日》及《命令与征服:将军》中出现过。对于一部花费了四年时间制作的续集,它的新鲜度不足以让它在《命令与征服》系列中成为一页值得纪念的新篇章。相反,它只是象征着这个系列游戏制作由创新向平庸转变的旅程起点——而作为《命令与征服》系列中第一部完全没有Westwood或Westwood Pacific参与制作的作品,不难猜到为什么这款作品没有了之前的魔力。《红警3》可以算是粗制滥造,但《红警3》并没有让我生出多少愤怒——而这部作品只是一次逆向开发的伟大尝试,不算好,但也不算坏,只是表现平平而已。

6.《命令与征服:叛逆者 》(2002)

作为一名将终身是《命令与征服》粉丝的人,我在看到《命令与征服:叛徒》的预告片时是特别兴奋的——即使当时的我只有12岁,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转变玩家的视角看起来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情。我希望你可以亲自看一下预告片,然后试着想象一下这对像我一样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我当时花了无数的时间在游戏世界中指挥小人和坦克,而现在正在看的预告片让我可以成为游戏世界中被指挥的那些小人之一。

如果你看到这个预告片的话,你可能会注意到《叛徒》看起来特别过时。作为Westwood进入第一人称射击领域(FPS)的第一次尝试,《叛徒》游戏并不算好,尤其是你要知道从游戏发布以后,玩家们已经在《Half-Life, Quake》,《Counter-Strike》和《Unreal Tournament》等游戏中玩耍了很多年。尽管它的游戏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车辆战斗和步兵的玩法,但即使《Battlezone II》和《Codename Eagle》都比《叛徒》早推出了不少年,而且它们的武器结合更好。还有《Battlefield 1942》将在几个月后面世,并没有什么比《叛徒》更差的游戏了。

但正像预告片中强调的一样,这款游戏不是要成为很棒的射击游戏,它的目的在于成为《命令与征服》中的一名战士。《叛徒》确实完成了这一任务,带领玩家在战役中以第一人称身份摧毁了由Nod士兵、基地和车辆组成的整支部队。其多玩家模式也备受欢迎——受欢迎到让粉丝们创造了《叛徒X》,这是《叛徒》这款在线游戏更现代的复刻版。尽管它确实是一款有缺陷的游戏,《叛徒》结合的射击游戏模式和怀旧感讨到了很多粉丝的欢心,并使之成为《命令与征服》粉丝们最喜爱的主题。

5.《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之日》(1999年)

记住,这里是故事的分界点。你获得的回答将取决于你问的是谁,《泰伯利亚之日》在有些人看来是最好的续集,而有些人则将它看作是《命令与征服》系列中特别令人失望的作品。不难看出其中的原因——这款游戏代表着彻底转变的游戏基调和设置,并且由于完全不同的游戏设置,《泰伯利亚之日》为玩家带来的是与之前的《命令与征服》作品特别不同的一种体验。

曾经是阳光下明亮的绿色草地地图、快节奏的音乐和简单的现代军事单位;取而代之的是新游戏中黑暗、荒凉的荒地,萦绕脑海的音乐也是配合着未来派系之间的战争。过去时光的简单快乐是由基本步兵和中型坦克带来的;《泰伯利亚之日》则充斥着可以进行声呐干扰和火焰喷射的遁地坦克,行走的双足装甲以及让人不安宁的突击队,他们会一直追赶你,即使你跑断腿也不会停歇。《泰伯利亚之日》的风格极为明显,如果你不喜欢这种风格,你或许再也不会喜欢这种游戏设计了。这款游戏是Westwood的新发行商EA匆忙中推出的,而其粗制滥造的成果并未对这款游戏有什么帮助。

尽管游戏的故事情节显得有些忧郁,但《泰伯利亚之日》算是这个系列很精彩的一份补充。游戏引擎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了,以精灵为设计蓝本的步兵和三维效果的车辆造就了让人难忘的图形风格。地形会因为爆炸而发生改变,战争过后会在这个地方留下痕迹。游戏平衡性很好,选择未来战士或是车辆都有自己的玩法,让玩家可以在战争和多玩家游戏中采用许多不同的策略。Frank Klepacki为经典的《命令与征服》系列的配乐十分精彩,《泰伯利亚之日》也不例外,神出鬼没的电子混音完美地传达了这样的精神:“世界是泰伯利亚横行的地域,请享受战斗到死吧。”听着《泰伯利亚之日》中的这些声音,它总结了《泰伯利亚之日》的世界所包含的幽暗、神秘和无尽的战斗。

我在那个可怕的世界中度过了不少的欢乐时光,枪杀Nod和变种人,用混凝土浇筑我的基地来抵御喷火坦克的袭击。《泰伯利亚之日》是一款独特的游戏,游戏中步枪的轰鸣声和压抑爆发的爆炸从我第一次玩这款游戏时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但无论我多喜欢这款游戏,我仍然认为《泰伯利亚之日》是《命令与征服》游戏家族中排名中等的尴尬之作——它的制作时间太晚,让它无法算作一个实验性产品,但它又确实具有早期游戏的风格,而且它制作速度太快使之仅仅算得上不粗糙,却称不上是一个即将成功的作品。

4.《命令与征服》(1995年)

轻机枪手一刻不停的射击。先进的守卫塔发射时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火焰坦克喷发出嘶嘶的声音。让人有着不祥预感的嗡嗡声随着光明石碑前进,在愤怒的光脉冲呼啸战场前穿过这里。曾经的这些由《命令与征服》制造出的景象和声音就在我的脑海中,就好像是昨天的事一样,我仿佛回到了第一次做GDI任务1一样,在炮艇的火力掩护下用气垫船深入敌军来保住一片滩头。

我知道我不是唯一的一个。Westwood可能在《沙丘2》中设置过这些情节,但《命令与征服》才是真正与PC玩家产生共鸣的那一个。这款游戏简单易学——你只需要建立基地,收集资源,建设军队,然后攻击敌人——但它的两个派系中的不同单位的多样化给了这个游戏很大的可玩性和深度,它类似现代军队的主题也让玩家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单位,而由Frank Klepacki创造的震撼人心的快节奏音乐也与游戏的快节奏动作游戏结合。《命令与征服》的多玩家模式为本地游戏和在线的真人对战游戏带来了更高的人气;每个游戏盒子包含了2张CD,让玩家通过一次购买就能够开始和朋友对战。

《命令与征服》还将全运动视频的过场动画作为了它的特色,这是这个系列游戏的一个传统,唯一的例外是《将军》。Joe Kuncan饰演Nod的魅力型领袖Kane时表现出色,还有Eric Martin饰演GDI中一丝不苟的准将Sheppard,这些过场动画为游戏奠定了基调并让你能够沉浸在每一方阵营的故事中。尽管《命令与征服》在这之后的游戏都试着扩展这个故事,我仍旧喜欢简单低调的介绍和《命令与征服》中穿插的过场动画。那台录像机还在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3页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相关数据

探钓龙泉都都桥,看似近实则远的钓点
梦幻西游泾河龙王2副本通关技巧与天命奖励解析
沃尔玛市场产品捆绑指南 (一)

友情链接